如今里正手里宽裕着呢,除了县令赏赐的四百两,去年鸭子产蛋后,往镇上卖咸鸭蛋也赚了不少钱,刨除杂七杂八的开销及年底给村民们的分红,还剩三百多两,出点钱建个学堂给村里孩子启蒙,他早就想做了。
于是,林溪云成了两洼村正儿八经的夫子,每月能有一千文稳定入。
三丫的亲事也顺利定下来了,
徐老太起初死活不同意,嫌林家穷,徐茵淡淡地问了句“老徐家又有多富”
徐老太怕死了这个二孙女,虽然她现
直到徐三秋因为这一年被徐茵逼着识了不少字,
照徐茵说,给书店打工,还不如
三丫嫁给了心上人,徐三秋的工作落实了,娘家的其他兄弟也
徐老太高兴完孙子找到了镇上的工作,转头
老崔家这边,崔季康今年起去镇上学馆念书了。
徐茵看出他有书天分,林溪云也一再说,这小子好好念,肯定能
崔氏满心不乐意,对小儿子说“你大嫂不安好心,现
“娘,大嫂说不用我还钱,只要我好好念书走正道就行。”
“她现
崔氏想想就很绝望,后悔把老大一家分出去了。
就算大儿媳妇懒的不干活,大儿子勤快得很,看看他家现
崔季康到这会儿也听出意味了,神情失落“娘,你其实不是担心大嫂将来会对我怎么样,而是担心我去书了家里没人种田吧”
崔氏嗫嚅道“这是事实嘛。”
“娘放心,农忙时我会回家,平时娘要是忙不过来,可以雇人帮忙,如今产量高了,增的几石粮拿出来当报酬,很多人愿意帮忙。”
“”
完了
小儿子跟自己离心了
崔氏就知道,不该送小儿子去大儿子家学劳什子识字,这下好了,字认识了,心也离了。
她现
她一个人太难了斗不过滚刀肉儿媳妇啊
三年后
“好消息好消息新皇登基开恩科啦”
“真的”
“那还有假城门口都贴出告示了”
一众学子奔走相告。
新皇登基,于民有利的新政推行了好几项,首当其冲就是把官员队伍中那些不事生产、又抢人功劳的蛀虫给清了一批。
当年借着新式沤肥法升官的周志海首当其冲。
其他官员也撸了一大串。
这么一来,可用之人就少了。
于是开了这次恩科。
崔季康背着书袋准备回家,即将农忙,他要回家帮忙秋。
“崔弟,你听说了吗县城门外张贴了告示,新皇登基,为天下学子广开恩科,不必等两年后了,我们今年就能参加乡试”
“对啊季康,你怎么还回家留
崔季康犹豫道“我还不知道今年报不报名,得先跟家人商量。”
“商量啥呀开恩科等于多个机会,你县试可是考了第三名,我们这些三十名的都打算报名乡试,你竟然还
“是啊崔弟,恩科可不常有,兴许我们这辈子就遇到这一次。新皇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就去试试吧。哪怕没考中,也能
“唉,算了,崔弟可能觉得他年龄尚小,再蹉跎两年也来得及。不像我们”
“倒也是”
他知道他娘肯定不赞同他去州府参加乡试,一来路上盘缠要不少钱,二来正值秋,家里等着他回去帮忙。
这三年以来,他瞧出娘的意思书可以,只要别问她拿钱、别耽误地里的活,随便他怎么。
哪怕他考上了秀才,为家里免了两个人的赋税,她娘高兴归高兴,逢人也夸他,但依旧觉得书不能耽误地里的活,农忙必须赶回来帮家里粮食。总担心他万一考不上呢不还得回来干活
他不是不愿意干活,只要时间不冲突,他很乐意回家参加夏、秋。
看着丰的场景,总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可乡试就秋后没几天,他若回家秋,就没法准备考试。即使这次不参加,两年后依然要面临这个问题。他该怎么开口娘才会答应他去考试
“季康”
徐茵抱着五个月的儿子去村口王婆子家订豆腐回来,远远看到小叔子垂头耷脑地走来,脚步慢吞吞的,似乎有什么难题困扰着他。
“怎么这个时候回来午饭吃了吗”
这会儿早就过中午饭点了,徐茵看他这副样子,不像是吃过饭的样子,肯定很早就从书院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