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日月风华 > 第一一一七章 奉旨办案
第一一一七章 奉旨办案
沙漠 / 著 投票 加入书签
()
()
()
次日用过午饭,秦逍派了一队骑兵护送宋士廉前往黑山那头宣旨招安。
黑山军的编问题,秦逍之前就和轩辕冲有过详细的商议,每一步都有规划,一切都只是等着招安的旨意过来,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地实行。
顾白衣对招安之后的编步骤自然也是一清二楚,所以秦逍并不用亲自前往。
毕竟眼下辽西这边的事务更为紧急。
这倒不是说秦逍要直接参与接下来的审讯之中,他虽然是龙锐军主将,但毕竟属于军方,地方的要案不好直接参与,但接下来的案件,却又处处少不了他。
云禄和刑部郎中徐盛一开始还只以为是为了劫银案前来,等到了解清楚状况,才知道要审理的案子实
二人心里也清楚,这些案子到底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审出秦爵爷满意的结果。
所以该从哪桩案子开始审理,该如何审理,爵爷想要审理出怎样的结果,两人事先都会向爵爷“请教”。
实际上劫银案和军械案先后
京都钦使审理的第一桩案子不是劫银案,更不是军械案,竟然是多年前被盖棺定论的十问状一案。
十问状一案
此后萤草堂不但被焚毁,而且众多与萤草堂有关联的文人士子受到了严酷的打压,不但有数十人被扣上谋反的罪名被处决,另有上百人被抓捕下狱,就连
这桩案子已经过去数年,谁也没有想到朝廷钦使第一桩要审理的竟然是这桩案子。
虽说案子已经判定多年,但大理寺最大的一项职权,便是一旦
从十问状下手,自然是秦逍从一开始就筹划好。
这一次既然要彻底清理辽东军
秦逍通过辽西郡丞霍勉之已经了解的很清楚,辽西十三县的官员大都与辽东军有牵扯,特别是十三县的县令,几乎都是直接由辽东军推荐,再由都护府下令任职。
武宗皇帝
辽东军负责东北的军务,而都护府负责政务,军政分开,互相制约,为了给予都护府充分的权力,东北四郡七品以下的官员任免,都护府拥有直接裁定权。
如此一来,东北诸县的地方官员都是由都护府提拔,地方政务也就可以得到顺利推行,不会受到辽东军的干涉,而且辽东军的后勤要依靠都护府供给,如此便可以保证辽东军只是地方守军,不会成为扎根于地方的军阀。
只是武宗皇帝显然没有想到,辽东军
秦逍当然不允许辽西诸县的一把手依然由辽东军的人继续担任,从一开始就明白了,要将辽西完全控制
萤草堂的人是否真的能为官办事,秦逍并不清楚,不过

所以
秦逍心里也很清楚,利用萤草堂的人补缺,只是当前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些人虽然都是饱诗书,但除了寥寥数人,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为官理事的能力,书和为官本身就不是一回事儿。
不过有这些人补缺,只是短时间内可以稳定局势,日后再慢慢考察,如果其中确有官员无能,到时候再行替换也来得及,而且白玉楼曾经
此外秦逍也明白,大唐十八州,县令多如过江之鲤,这其中的庸碌无能之辈多如牛毛,即使萤草堂出身的官员能力不一定有多强,但肯定不是最无能的。
秦逍倒是希望萤草堂里多出些能干的官员,毕竟
相较于黑山贸
易场,均田策的推行肯定是更为艰难,这项政令绝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
均田策虽然是白玉楼整合完成,但真正的来源是萤草堂,由此亦可见均田策
云禄和徐盛
毕竟是出自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云禄和徐盛两人携手,却也是雷厉风行。
当年十问状一案是由辽西郡守公孙尚主办,虽然是辽东军派兵抓捕萤草堂所谓的“叛党”,但都是由公孙尚最终作出判定,云禄先不急着从案子本身直接下手,而是调取了这些年公孙尚亲自判定的诸多案卷,从中挑选出破绽百出的数起案子重新审理,翻案改判之后,再开始针对十问状一案进行翻案。
前面那几桩案子等同于试探辽西官员甚至辽东军的反应,确定没有人敢卷进来搅合之后,云禄这才干脆利落地将十问状一案翻转过来,判定公孙尚当年证据不足有草菅人命之嫌,又判定白玉楼等人并无谋反之实,公示过后,反倒是受到城中百姓的一片颂扬,于是云禄和徐盛分别以大理寺和刑部的名义,最终判定萤草堂所有涉案人员无罪,被关押的涉案人员立刻释放。
萤草堂
秦逍一开始为萤草堂平反,只是希望拉拢辽西文人为己用,却想不到这起案子竟然大获民心。
云禄和徐盛自然也想不到,顺着秦爵爷的意思为萤草堂翻案,竟然会被辽西百姓歌功颂德,但如此一来,对接下来继续审理案件自然是大大有利,毕竟通过十问状一案,已经让朝廷派来的钦使获取了威望也受到拥戴,之后审理案件自然会更有底气。
辽西郡守公孙尚已死,郡尉乔明水早为阶下囚,郡丞霍勉之也是识时务地投向秦逍这一边,再加上辽西治所广宁城
辽东军是地方镇守军,明面上肯定是不敢卷入辽西事件,一个不慎反倒会给秦逍抓住军人涉政的把柄,他知道辽东军那边就算有大动作,也只能利用安东都护府出面,不过云禄和徐盛是朝廷钦派,有旨意
_ad_hf();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_ad_bottom();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