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嫁混混 > 89. 第 89 章 树大招风
制衣厂的货源基本上稳了,两位退休的老厂长答应下来就代表肯定可以。


退休了人脉也还在那里。


搞定货源,李蓁蓁也终于能够放心租赁店铺,来找自己的服装店。


店铺从选址到装修,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搞定。


一个月之内她就可以开业,时间最迟在十月底。


服装店的地址她选了两三处,一处是紧挨着他们住房一侧的街道,另外是在十字路口处,最后是在市场街之上。


这三处的人流量她全部都观察过,基本上区别不大。


位置都是相近的,区别差在地理位置不同,还有客源不大相同。


市场街才是人群去的最多的地方。


另外两处都是在百货市场的楼下,客流量也不小。


一般来说,出来逛街大多是在百货市场和市场街两处地方。


两个地方挨的近,从一处出来再去往另一处。


中间的地方都能够做为她店铺的选址。


周一,赵学贤与王同去往制衣厂,李蓁蓁和周大妈去寻找店铺。


周大妈听说李蓁蓁要来选店铺,从家里放下正在浇花的花洒,换了身衣服便要跟上。


自从李蓁蓁来了之后,周大妈出去的次数便多了起来。


周大爷乐意见到这种情况,总是憋在家里多难受。


儿子儿媳妇离开海城以后,他陪着周大妈出去买菜什么的,路上指指点点的人很多,一边指点还会一边同他打招呼。


实在是太气人。


久而久之,周大妈也就很少和周大爷一起出去。


一个人憋在家里打理那些花花草草。


李蓁蓁来到之后,完全改变了。


她不在意外边那些流言蜚语,更不认识莲花湾附近的邻居。


哪怕是有再多的指点与不满也只能是在外边,不会再像从前那般一边指点一边打招呼。


是以周大妈格外喜欢同李蓁蓁一起,和她出去逛街买菜。


两个人自己说自己的,外界的声音无法干扰。


李蓁蓁带上了足够的钱,背着包和周大妈一起去自己圈定的租店范围那里去看。


出来不能白白出来一趟,这几个地方都是她精心考察过的,店比三处,有合适地方的话,她是今天就要租下来。


没有必要一天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再去拖到第二天。


周大妈挎着李蓁蓁的胳膊,四周微风吹着,她像是回到了自己年轻时候,也是这么惬意潇洒。


“蓁蓁,其实市场街那边有很多店铺出租。”


两人在百货市场楼下停住脚步后,周大妈说道。


她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还要来百货市场楼下来选,直接去市场街租赁一个是最简单的方法。


那条街道逐渐被改成商业街,原本是自己家居住的房子也被改成了门店房,对外出租。


市场街很多卖衣服的,至少全部都是和衣服相关的。


男式女式服装鞋袜一应俱全,市场街之上还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怎么看都要比在百货市场楼下位置好。


来这里逛街不都是直奔百货市场,怎么还会在楼下。


至少她都是这样做的。


儿媳妇陪着她去逛街的时候,两人大多是在市场街那里,百货市场名字起的好听,其实没有什么可以逛的地方。


中间连接的道路上,有多少店铺她们也都没有注意过。


李蓁蓁的视线不听在街道两侧扫过,时刻注意店铺前边有没有写出租的字样,解释道:“周姨,这个不一样,中间的地方来往人群甚至是会更多。”


时间还早,才堪堪过了九点。


今天有一整天的时间来挑选店铺的地址,李蓁蓁不着急,她牵着周大妈的手往空旷地方站去。


伸出指尖指了指来往的人群,两个人站的地方正好观览周大妈疑惑之处,她道:“姨,你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来来往往很多从百货市场出来的人在去市场街的路上,会随机进入中间的店铺。”


“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会进入,但是五个人之中有两三个是不成问题的。”


靠近两个客流量最大地地方,中间地带客流量也是非常大。


和市场街百货市场不相上下,甚至是成交率会更高一些。


百货市场里边卖的衣服鞋子之类价格都比较昂贵,楼下就不同了。


这三处地方是李蓁蓁挑选出来最合适的。


哪怕是中间有些差别,总体来讲差别不大。


李蓁蓁很有耐心,站在那里和周大妈观察了路人好大一会儿,直到周大妈彻底明白才继续寻找。


外边张贴有出租的纸张,她也没有着急进店铺问。


而是先观察店铺内部的空间大小。


布局她倒是没有要求,布局可以重新修改,按照她的风格来布置。


空间却是不能。


她要租赁一处空间大一些的地方。


位置小了多来几个人都走不开。


生意好的时候,她大不了再雇两个人,哪怕是如此也不能找个小店铺。


小店铺将来还是需要换个大地方,搬来搬去很麻烦。


李蓁蓁不希望看见自己一年之内再次搬家的场面。


搬一次店铺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如直接租赁个大点儿的店铺。


她设计的衣服图样多,小店铺也放置不下。


店铺内部还需要两个试衣间,这都是必须的。


现在的店铺里边少有试衣间,但是往后几年,都会出现的。


她要的就是现在配置齐全所有东西,提前来卷现在的店铺。


不卷起来怎么做生意。


真要这样的卷的话,市场街这个地方其实不太合适。


路边的店铺老板都在那里扎下了根,她一个新来的,又是整试衣间又是新衣服的,不是很合适。


所以市场街被她定为最后一个选择,是下下选。


前两处地方实在是没有合适地方了,只能去选择市场街的话,她才会去。


她贸然打破市场街稳定格局的话,说不定会招来祸事。


也是在莲花湾附近住的久了她才记起来这件事情。


现在不论是她还是谢言之,力量都还十分弱小。


随随便便一场祸事就能够让他们付出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不能够太过招摇。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她明白。


海城的各个势力盘根错杂,谁也无法预料开店铺的背后会是什么大树依靠。


真的出了意外,他们势单力薄,不适合正面硬刚。


前期只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也是李蓁蓁同意将设计卖给制衣厂的原因。


自己的只要在布料上出彩,店铺中再夹杂几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足够了。


她胜出的地方可不仅仅有衣服款式,更多的还是她提供的搭配思路与方法。


原本她决定在每件衣服上都放置好搭配的卡片,经过昨天晚上和谢言之的商讨,已经准备去掉这个环节。


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心神精力来注意那些卡片。


可能每天她整理衣服都整理不过来,再分神去写小卡片,根本没有那个精力。


再加上这件事情可能太招人注意,不合适。


两个人昨晚上讨论到大半夜,最终还是敲掉了这一环节。


从贴心小卡片转变成她口头叙述。


全部都由她在顾客试衣服的时候讲述,遇到有人犹豫不知道如何搭配,她在那个时候开始讲搭配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人如果想要拿纸和笔记下来那便记下来,她不能够再主动制作那些小卡片了。


在没有足够强大之前,一定要收敛锋芒。


前世和现在不同,那个时候谢言之有了一定能力。


她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服装店这条路上摸索了许久,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不必缩手缩脚。


而如今,她和谢言之分别创业,要找出更适合的方法道路来。


试衣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她都打听清楚了,百货市场中好几家都有试衣间。


那里的衣服定价高,各方面条件都很好,试衣间也是配备的有。


她这个百货市场外边的小店铺如果有试衣间的话,会吸引到很多顾客。


毕竟那些不好意思去百货市场试衣服的人都能够来到她这里。


她这里衣服定价也不会有百货市场那么高端,是在大众消费能力范围之内的。


顾客试衣服成交率会更大,当顾客选择一件衣服的时候,她就能够在外边直接搭配好裤子外套之类的。


全部都穿在身上,可以实现本来要买一件衣服但是最终成交三四件衣服的可能。


只有试穿了才能提高成交率。


往后几年,哪个店铺不配试衣间,再简陋也能有个帘子遮挡供顾客换衣服。


倘若衣服都不能在店铺里试穿,自己怎么能知道合不合适。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能够在脑海中想象出穿衣服的画面。


她做衣服多年,有手感和眼力,从一个人地身高就能够判断出是否能够穿上一件衣服。


其他人可不一定。


李蓁蓁和周大妈来挑选店铺,最终选定了两家适合的地方。


也问了租金和要求,周大妈在旁边替李蓁蓁把关。


毕竟是海城本地人,租金值不值那个价她还是能够判断出来的。


有些租金要的就高,能够往下再减几块。


周大妈就来把控最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