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嫁混混 > 108. 第 108 章 工厂雏形
三个人边吃边规划,共同思考吸引工人的福利方法。


“那要是先管吃不管住,这样是不是也可以,先让大家继续凑合住。”张建业又想到了一点。


吃住在将来工厂真的成立并且壮大之后,肯定也会像现在的国营大厂那般有家属院食堂等等。


在起步阶段,一切从简。


管住的话,万一大家觉得自己在桥洞底下凑合凑合也可以,关键是一天三顿饭的解决。


把饭菜问题解决了,是不是也能挽留住员工。


创业初期艰难,他们要选择一个尽量能让资金周转开的方法。


住宿和吃饭,选择一个相对更节省本钱的方法。


谢言之想了想一天管三顿饭的提议,摇摇头:“不太行。”


“管饭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做饭,又是一个工钱开销,后续的买菜做饭以及碗筷采购的钱,加起来要比管住成本大。”


李蓁蓁点点头,她和谢言之想到一处去了,道:“对,没有管住划算。而且你想啊,你们是做什么的,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废旧的木头砖头,可以自己垒成一个简易的床位,和大通铺一样。”


“刚开始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外来务工人员,桥洞底下都能睡,咱们现在提供的稳定住所,能够遮风挡雨,将来就是给老家捎信也能有个固定地址不是,也不用再担心老家写信说不出住在哪里。”


“等到换个大仓库的时候,有空闲的地方就可以直接摆出来床位。再两个大柜子,每个柜子都上锁,钥匙自己拿着,也能让工人有个放钱隐私的地方。”


相较于一日三餐的稳定,李蓁蓁想他们更希望有个稳定住处。


外边的桥洞也不是你想住就能住的,你搬着东西出来,没多会儿就能有人占据。


相当不稳定。


张建业吃了一大口面条,慢慢消化李蓁蓁说的话。


转念一想,也确实是这样的。


关键还是需要有个稳定的住所。


“嫂子,你说的对,咱们也不压价,大通铺又不是强制住的,想住就住,不想住就走,给的工资也不低,咱这也稳定,肯定有不少人愿意来。”


也不是他们想的太悲观。


这年头有个稳定工作不知道多少人喜欢。


可是他们的工作不一般,需要走街串巷去销售,就怕有些张不开嘴的,干了没两天就想走。


刚熟悉培养起来一两个人,他们就想要走。


那不是在耽误事情吗。


谢言之就想,让这份工作的福利待遇更吸引人一些,哪怕是不适应,也要努力适应留下来。


很多人都不怕吃苦,不怕累,唯独害怕和陌生人讲话。


一张嘴就会露出来胆怯,这样绝对不可以。


还没几天就觉得自己不行想要离开。


那样对谢言之来说损失太大。


他现在要的就是好到让工人不愿意离开。


前方无论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够克服。


创业初期不仅需要钱,也需要人。


无法挽留住员工,仅仅依靠他们三个是不行的。


那样工厂无法壮大,不能够工厂开办到中途,开始有工人想辞职离开。


关于福利的初步设想就在三个人的交流中初步定下来。


张建业吃完自觉收拾了饭盒筷子去刷洗。


李蓁蓁也加快脚步骑自行车回去。


回到家里,周大妈听见开门的动静,从屋里拿来整理好的纸张,送来给她。


李蓁蓁开着灯仔细研读了那些笔记,上边一笔一划都记载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牛奶鸡蛋水果豆类制品。


写的清清楚楚,不是什么菜市场难以购买的,全部都是日常能够买到的,荤素搭配,每天还会有骨头汤。


李蓁蓁都佩服周大妈当时的坚持。


第二天早上,李蓁蓁这次按照周大妈写的食谱上做饭。


倒是比第一天做出来的效果好。


李蓁蓁动作小心地收起来周大妈的笔记,将笔记放在柜子高层触碰不到的地方。


早上她按照食谱做的鸡蛋豆浆,还炒了盘豆干。


豆浆自己没有办法手工磨出来,等到她出去了路过早点铺打一饭盒。


顺带再买上四五个馒头。


等到下午,按照中午抽出时间按照上边的记载自己做芝麻饼


昨天晚上回来的晚,早上也没有时间。


她只能先用馒头凑合凑合。


芝麻也是坚果类,有助于病人恢复。


比其他坚果类便宜而且容易购买。


还有花生,周大妈写的这些可比李蓁蓁想到的要平常。


李蓁蓁刚开始想的坚果类都是后世网络上的广告推销,广告做的实在是太成功了,她提起来坚果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个牌子。


其他的一时间还真是没有想到。


像花生芝麻这些坚果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的,她一时间没想起来。


更是给李蓁蓁提了个醒,让别人提起来买衣服就要想到她的店铺。


要做成一个品牌。


今天李蓁蓁起来的没那么早,五点半起来的。


预估着菜谱上做菜的时间以及路上买豆浆馒头的时间,她比昨天晚起了一个小时。


睡觉时间更加充足。


饭菜的营养也都在合理的搭配中。


一整天下来饭菜营养荤素搭配,有汤有菜。


比她大早上的大鱼大肉大虾更合理。


李蓁蓁将饭菜装在饭盒中。


她昨晚上做了深刻的检讨。


检讨自己的心是好的,好心办错了事情。


哪儿能顿顿大鱼大肉,太过油腻。


谢言之和张建业两个人,都不是挑剔的胃口。


只要能入口,他们就能咽下去。


对饭菜的要求不高。


哪怕是她炒糊了菜,两个人也能吃下去。


只要自己不提换口味,两个人能忍受顿顿油腻。


在一起相处时间长了,也不是俩人不好意思提要求,是没有那个心。


装好了饭盒,李蓁蓁骑上自行车去往医院。


在医院门口外边的摊位上买了豆浆和馒头。


都要的是新做出来的,还热乎着。


她今天来医院的时间不晚,和昨天差不多的时间段,甚至是为了买豆浆,还提前了十来分钟。


可是李蓁蓁刚走上三楼,就看到乌泱泱一群医生从谢言之的病房内走了出来。


显然医生们已经查完房了。


跟着出来的还有张建业,在医生们地背后热情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