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 44. 季驰光:无师自通PUA 李建成:你们
秦始皇到底是一个两千年前的人物,所以不清楚世界上还有一种名为不婚族的存在。


季驰光对秦小政这么好,一方面是因为有男神光环加持,另一方面,就像她当初说的那样——她没打算自己生个孩子,秦小政对她来说就像是亲儿子一样。


季驰光:我都有秦小政了,还去开什么盲盒?


直接走上人生巅峰不香吗?


两个人彼此亲亲抱抱了好一会儿,在蒙毅都快撑不住自己脸上表情的时候,季驰光终于把秦小政放下了,脸色一本正经:“接下来,让我们来讲讲陛下统一六国以后做的事情。”


秦始皇:哦?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天幕。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抄作业的快乐吗?


“秦始皇嬴政,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这样的地位即使历经千秋万代,也没有人能够动摇。”


季驰光拍了拍因为听见自己名字所以奇怪的探出小脑袋的秦小政,秦小政亲亲她的侧脸,又乖巧的躺回去了。


嗯,政儿困了。


季驰光轻柔的拍了拍他的后背,等听到秦小政轻轻的呼吸声平稳下来,轻手轻脚把他放进了婴儿车。


她推着婴儿车,走在路边,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自认为他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各取一字,名皇帝。”


“此后历代帝王皆自称皇帝。”


张良坐在家门口,爱惜的收起翻了一半的《六韬》,看着天幕,思绪万千。


“后世之人都瞎了吗?”他轻轻哼了一声,眼神不屑,“秦王政,暴虐无道,哪里是个明君的料子?”


秦法严苛,秦君无道,要是这女郎真说他是明君……


张良冷笑一声:“那就只能证明,她瞎得挺厉害。”


不过是被始皇帝皮囊蛊惑的女子罢了。


被谋圣的有色滤镜看着的季驰光侃侃而谈:“单一个皇帝的称呼,当然不能叫我们记住他的名字两千年。一个名称上的贡献,只在我迷人又俊美的老祖宗一生中占了这么一点点位置。”


季驰光伸出小拇指,比划了一小块地方。


被男神、政哥、老祖宗乱叫一气的秦始皇:“……”


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疲惫,就算是赵姬也没能让他……不,这姑娘在他眼里和赵姬绝对不一样!


他绝对没有把她当妈!


秦始皇拒绝他潜意识里的某种可能。


“首先第一点,秦始皇设郡县,废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的大一统王朝由此开始。”


“在秦始皇确立郡县制之前,其实是有很多人都呼吁选择分封制的——主要是儒生和秦国宗室。”


“宗室不用说,是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


“儒生则是因为他们尴尬的政治地位。”


“因为秦国在七国中是出了名的重法家,所以儒家对秦国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态度。”


“结果现在好了,曾经的你我爱搭不理,现在的你我高攀不起。”


“如果说儒家曾经还有出路,可以在七国中选一个诸侯国进行大力扶持,那现在它的所有选择都被pass,只剩下了一个秦国。”


“换了别人,这种时候估计就是努力干活,积极做事,让大领导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但是儒家的儒生们不,他们可有自尊心和骄傲了。”


“他们决定通过几件事情让秦始皇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


“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封制。”


“在这件事情上,力主分封的是王绾。”


“王绾是当时的秦国丞相,他呢,也没什么坏心思,就只是出于对秦王朝稳定的考虑,于是建议秦始皇实行分封制。”[1]


“但是分封制的利弊我们都很清楚,利呢,就是能够尽快的镇压掌握各地,弊端则是,容易强枝弱干,中央很容易被地方架空。”


“周王朝的两个公国后来都能被阿米直接一股脑儿端了,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于是政哥想了想,决定还是听李斯的话,继续实行郡县制,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不得不说,这个做法很正确。”


“汉灭秦后,汉朝前期采用的就是郡国并行制,也就是同时使用郡县制和分封制,至于结果如何——看看七国之乱吧,老刘家几个堂兄弟堂叔侄之间门的脑花都要打出来了。”[2]


【秦始皇的宝贝:没办法,老刘家的传统,积极上岗。】


【银白色:每一代皇帝总能遇到这么一两个野心勃勃的诸侯王(叹气)。】


【北笙:所以还是我们政哥聪明啊!】


秦始皇脸色严肃:果然,他就知道分封制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每一代都有一两个野心勃勃的诸侯王……这个王朝能撑多久?


秦始皇的心情诡异的好了一点。


嗯,看来这后面的王朝也就一般呀。


说不定还没有他们秦朝命长。


季驰光:去掉一个乱入进来的王莽,东汉和西汉加起来,助力大汉四百年啊。


这时间门长度堪称是封建史上的奇迹。


“王绾没有什么坏心思,他只是单纯的站在当时的环境下为秦朝考虑。”


“虽然分封制确实也在秦国推行多年,并且证明有用,但是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国家用郡县制来治理这么庞大的疆域,王绾担心又着急,他害怕秦国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于是,思虑再三,他还是提出了这个制度。”


“但是呢,陛下心里已经有了底稿。”


“他看出分封制可以短期用来治理一个国家,但是不能长久。”


“他活着的时候当然可以压住所有蠢蠢欲动的诸侯王,那等他死了呢?扶苏有这个能力吗?”


赖在嬴政怀里的小扶苏眼泪汪汪:“阿父,天幕凭什么说我没有这个能力?”


扎心啦。


嬴政面无表情:就冲你听了这话就委屈到哭的样子,寡人也觉得你挺不行的。


没有听到阿父的回答,扶苏的小嘴一撅。


扶苏:阿父你居然不理我,我要生气啦!


“于是,陛下选择了郡县制。”


“这也成为了儒生们抨击陛下的一个地方。”


“毕竟,众所周知,儒家的老祖宗是孔子,孔圣人是最尊奉周朝礼仪的,秦朝这样明显要打破传统,儒生们当然不高兴。”


【潇湘水断:就知道在背后酸两句,不高兴就憋着,没人想要他们高兴。】


“于是多年以后,在大秦帝国建立的第七年,博士淳于越重提分封。”[3]


【二凤:我就挺好奇的,淳于越真的是扶苏的老师吗?】


季驰光扫到了这条弹幕,摇了摇头:“并没有,事实上,历史上的扶苏应该确实受到过儒家思想的熏陶,这在后来他劝见秦始皇的话里可以明显的体现出来。但是其他的历史并没有记载,包括他的老师,目前也不确定是不是淳于越,只是因为淳于越在秦朝的时候是蹦跶的最欢快的一个,是名声最大的儒者,所以就让扶苏莫名其妙做了淳于越的学生。”


【溪水…寂静…:扶苏:笑死,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还有这个老师。】


“根据史书记载,这一天,陛下本来很高兴的在喝酒,秦朝的博士仆射周青臣,见陛下高兴,于是说了不少动听悦耳的话来吹嘘政哥。”[4]


“这好听的话人人都喜欢听,就像主播我也喜欢听别人夸我漂亮,”季驰光耸了耸肩,觉得这个其实真没有什么黑点,“陛下当然也很高兴,尤其是这个周青臣说话的艺术把握的非常好,吹捧的还是陛下如今最得意的疆土面积,直接就说到了陛下的心坎上。”


“顶头上司高兴了,下面的人日子就好过,于是大家就都很高兴。”


“结果就在这个其乐融融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就是他——我们直言不讳、忠言逆耳的淳于越博士。”


“淳于越先是踩了周青臣好几脚,随后又洋洋洒洒的说了一番分封制的好处——总之就一句话,郡县制是真的不行啊,陛下您要不改个分封吧?”


“陛下:我这皇帝要不给你来当?”


【鹤归:政哥说:你是在教我做事?】


【chuya的兔子:看你这副指点江山的样子,差点以为其实你淳于越才是皇帝。】


秦始皇冷哼一声,对身后的蒙毅说了一句:“淳于越,这个名字记下来。”


以后不用,省得他看着就心烦。


蒙毅点点头,接过内侍手中的竹简,一笔一划,亲自将这个名字刻了上去。


淳于越是吧,让你随便bb我们陛下。


回家吃自己去吧!


“淳于越这番话呢,只能说一句没情商,但是我们实际上真的不用太惦记这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不管是名声还是仕途,已经都完蛋了。”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书呆子吧,他只用了短短八十八个字,就成功把自己的同僚周青臣,最终boss嬴政,总经理李斯全部得罪完了。”


“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什么吧。”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淳于越呢,还是很有条理的,他先是讲述了商朝和周朝的历史之悠长,避开了他们后期统治力不足的问题,分点论述了分封制的优秀之处。”


“同时呢,他又扯上了秦王的公子和宗室亲属,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自己增加了帮手。”


“就是他这个帮手吧,实在有点弱。”


“秦国的宗室已经被打压到存在感几乎为零了,秦国的公子们也对他们的爹战战兢兢,估计这两伙人这会儿都相当痛苦——你他妈的在陛下面前提我干嘛?好不容易才让他忘记了我们啊!!!”


【小鳄鱼说你好老婆:……压根不想配合,只想逃走(狗头)。】


“郡县制的有力支持者是李斯,这件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于是李斯不高兴了——你他喵的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拉老子下马?”


“原本的王绾就是因为站队没站稳,啪嗒一下被李斯靠着分封制拉下去了,你淳于越这是想走我李斯的老路呀。”


“淳于越获得了:丞相的仇视x1。”


“接下来,淳于越又说,如果不采取古代的制度还能够长久存活的王朝,那我觉得是没有的。”


“陛下:???”


“你这简直就是当面咒政哥秦朝注定不长久啊,你不被上司记着,谁还能被记?”


“淳于越获得了:帝王的凝视x1。”


“没想到最后都快完了,淳于越还硬是要往他同僚头上踩两脚出出气。”


“最后一句话一边骂周青臣阿谀奉承,一边说他不是个忠臣,就是个小人。”


“周青臣的心里真是卧槽一声。”


“淳于越的官职是仆射,而周青臣的官职也是仆射,他们俩可以说是地位相当,办公室都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


“周青臣:老子记住你了。”


“淳于越获得了:同僚的记恨x1。”


“除此之外,剩下的大臣们也不高兴啊。”


“老子饭吃的好好的,本来陛下还高高兴兴的,大家都高兴,被你这么一句话弄得气氛尴尬,气压还低,我们还吃什么饭?光得想着该怎么把陛下哄好!”


“于是一顿饭的工夫,八十八个字,淳于越几乎得罪了所有人。”


【壳破咩die:这可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天才啊。】


【叽里咕噜:我敢说他一定学过语言的艺术。】


【楚清棠:……他家里人为什么敢把他放出来啊!】


“本来呢,虽然淳于越勇于和全世界为敌,虽然失去了前途,但他好歹收获了名声,就像是撞柱而死的言官,大家都会记住他这个人直言不阿,敢于进谏。”


“就像是魏征之于李世民一样。”


李世民:“?”


他歪了歪头:“我记得这个叫魏征的不是老大手下的吗?”


他印象还挺深的,因为几乎每次碰到他都会被瞪,这个魏征对李建成简直就是忠心不二,堪称一股清流。


没想到未来会做了他的谏臣啊……


不错。


李世民一拍手:他要当着李建成的面把他的手下人全部挖过来!


气死他!


是的,李建成还活着。


自从李世民知道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开启了一个怎样恐怖的传统以后,他犹豫再三,还是没宰了他的哥哥。


而是把他废为庶人,囚禁在李世民以前居住的秦王府里。


放在他的眼皮底下也容易看着点。


李世民如是想。


当然,李元吉就不是一个待遇了。


毕竟李建成勉强还能算是他李世民承认的对手,李元吉……


用天幕的话来说,这根搅屎棍他配吗?


再加上李渊对李元吉报恩一样的好确实让李世民有点害怕——他爹一碰上李元吉脑子就不正常了——于是他麻溜的用一个病逝为名,一杯毒酒赐死了李元吉。


李元吉:“……”


妈的,李世民你礼貌吗?你对我礼貌吗?


某一个时空的魏征:“???”


他目瞪狗呆。


这个世界的他们比另外一个世界的太子爷运气要好多了,并没有处于玄武门之变的前夕,而是还在李渊政局初定的时候,所以李建成还在顺顺利利的做着他的太子,李世民还兢兢业业的在外面打仗,李元吉……还快快乐乐的做他的搅屎棍。


于是魏征这个时候还在李建成的手底下干活。


魏征对李建成也算得上是忠心,这会儿正在力劝他赶紧做掉李世民。


他这边才刚刚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陈列了必须干掉李世民的十个理由。


然后……


季驰光的声音幽幽响起:“就像是魏征之于李世民一样。”


就像是魏征之于李世民一样。


魏征之于李世民一样。


李世民一样。


……


季驰光的这句话仿佛自带回声效果,在李建成和东宫一屋子谋臣之间门回荡。


李建成痛心疾首:魏征,孤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叛变了!


魏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小心虚。


东宫君臣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点尴尬。


季驰光:“当然,魏征和淳于越可不是一类人。”


“魏征直言劝谏,那是为了皇帝,为了天下考虑,淳于越呢,多少还是带了不少私心在的。”


“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从始至终都不曾重用儒生的原因了,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切实际,不符合老秦人的实干精神,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引起陛下注意的手段实在是让人……不忍苟同。”


“淳于越的言论发表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系列的连环后果是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讲。”


“我们现在主要来讲的是先秦儒生们都做了什么?”


“大概是荀子曾经入秦失败吧,儒生们因此对秦朝能否重用他们并不抱有希望。”


“于是他们决定剑走偏锋。”


“不管用什么手段,能被重用就是好手段。”


“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更好的重用百家子弟,秦始皇曾经特意将儒家子弟们召集起来吃了顿饭,这饭桌上儒家子弟却高谈阔论,话里话外,引经据典,充分发表了他们对秦王朝的蔑视和看不上眼。”


“陛下:好想杀人。”


【银白色:???】


【北笙:长见识了,这是什么吸引霸道总裁注意力的清新脱俗的新方式?】


“但是这个时候陛下并没有动手。”


“天下刚刚平定,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传出坏名声,太不不划算了。”


“于是,他又给了儒生们一次机会。”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封禅泰山。”


“在陛下之前,从未有人真正做到泰山封禅。”


“本来就无例可循,但是陛下给了儒家一个面子,召集了齐鲁之地的儒生七十人,让他们为这个典礼制定一个章程。”


“这就是有要重用的意思了,也有要安抚儒家的意思。”


“结果呢,这帮人估计真的是书读到脑子都丢了,硬生生扯了一个繁复无比的典礼出来,而且争论不休,相持不下,最终闹到了陛下面前。”


“你可以理解为,大领导给了你们小组一个明显看着就很简单而且有利可图的项目,最后你们为了这个项目里的装饰问题这种小事打了起来,最后还闹到了领导面前。”


“领导:真是晦气而无用的属下。”


【鹤归:我要是领导,这个小组基本上就可以被我流放了。】


【溪水…寂静…:又不是没人干活非要你们来,工作能力这么差劲,就别怪领导不想用你们。】


“于是气愤的陛下选择了自力更生,结果没想到这个时候上山的路上正好下起了一场雨,封禅大典中途断截,雨停了以后才继续完成。”


“这个时候,儒生们又开始说话了。”


“他们说的大概意思就是——秦始皇啊,不遵循周礼,不听我们的话,偏偏要自己来,所以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给了他这么一个小小的惩罚,他果然不是受命于天的天子。”[5]


【小葡籽:……我就想问问,这帮傻x最后还活着吗?】


【二凤:妈的,谁都别拦着我手撕了这群傻叉!给他们脸了是吧?】


“事实上,儒生们真的有这么蠢吗?”


汉武帝冷笑:“不过是自抬身价罢了。”


季驰光叹气道:“虽然我们常说书呆子,但是总不至于七十个人里面连一个聪明人也没有吧。”


“他们这是在自抬身价。”


“秦始皇不遵循周礼,所以被天所拒,那他该怎么做呢?”


“当然是听我们儒家的啦!”


“不努力表现自己,反而试图通过贬低领导来体现自己的优越之处,想让领导离不开自己——你们才会啊,职场反pua要什么零零后,我看你们就挺合适的。”


季驰光翻了个白眼。


“脑子不好就在家里喝药别出门,pua我政哥,刘邦都没这种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