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 2税0. 粮税 小石头脑瓜子可真聪明
赵夫子确实借书给他抄写了。
不过
难道是还书的时候,不小心还错了
顾璋疑惑,他从房门口走到窗边的书桌前“你说哪个我看看。”
他的书是新的, 而赵夫子的书里面确实有一些笔记和批注。
燕老指了指那一叠纸“就是这个”
顾璋打眼一看。
那分明是他抄写的大学,不是什么赵夫子的手稿。
他正要说。
院子里嘈杂喧嚣中,突然出现一道高亢急切地呼喊求助“小石头,你赶紧过来。”
“快来帮爹算算”
顾大根这一声,就像是石头打进了湖水里,顿时激起千层涟漪。
挤满院子的汉子们, 都跟着喊道
“对对对, 小石头算的快。”
“小石头来帮叔算算,等会儿叔给你买糖吃。”
亢奋中带着焦急, 飞快的语速恨不得就像是落水之人拉住了救命稻草。
秋娘也来敲门“小石头你赶紧来帮忙, 弄错了不管亏了咱家还是别家的粮食都不好。”
顾璋应道“好嘞, 马上来。”
说完就往外跑,还对燕老道“您就
“等等”燕先梅伸手挽留, 手还没伸到一半, 顾璋就已经飞快跑到外面去了。
燕先梅扼腕, 不过看到桌上的那份手稿, 还是忍不住面露欢喜“找了这么些天, 总算要找到了”
他重新坐了下来, 小心的拿起那一叠手稿,仔细端详,“姜武, 你说写这个的人会是谁”
姜武想了想“应该不是这孩子的夫子,赵夫子我们见过了,只是普通童生,对农事和气象知之甚少,还不如村里中那几位老农。”
燕先梅也想到这一点,“确实不是赵夫子,不过这人恐怕和顾家颇有渊源。”
他那日只看到几个字,根本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是姜武注意到永河村,怕是只能去找那混账吴县令开口了。
姜武道“老爷您别急,我已经打听到,那日我们撞到之人丈母娘家出了大事,回去帮忙割了,就算小石头这里问不到,咱们也能找到的。”
燕老伸手将窗户推开了点,看着外面热闹不已的场景道“咱们这次应该是找对人了,这样的成,说不定就是那位大才指点的。”
他将窗户支起来固定,坐下来边喝水边看院子里的顾璋,“咱们等会儿,不急于一时。”
顾璋才跑出来,就被热情的村人包围。
他刚刚
顾璋听到还有些疑惑“都种了这么多年了,家里的地该留多少麦种应该有定数。”
有村人立马解释“原来大家伙都是估摸着留,怕不够,还量留多一点,但是你家这些不够分啊”
顾璋看了看搬回家里的粮食。
好像确实不够,他原来种过的小麦,一亩地需要20斤麦种。
按照当下的产量和永河村种植的小麦品种来算,一亩地最少也需要10斤左右的麦种。
他们家交了粮税后,还要给自家地里留种,即使剩下的全部都换出去,也顾不了全村的地。
难怪刚刚抢得那么激烈,他爹和爷爷被人群埋住,连个头都露不出来。
“爹,娘”顾璋回头,“那要怎么个分法”
他这话才问出口,还没等到回答,院子里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又烈火般烧起来。
“顾老,三树,你还记得不,那年抢最后两天下雨,你不完麦,我去帮你的。”
“大根”
这可是足足几斗粮食差别,谁家都放不下,拼了命也要争取。
毕竟来年就算拼了命的伺候,也不可能增产这么多。
顾璋揉揉耳朵,一个个嗓门太大了,他耳膜都有些嗡嗡的。
秋娘见他揉耳朵,走过来用手帮忙捂住他的耳朵,她皱着眉头喊道“都别吵,每个人都有”
院子里安静下来,谁不知道啊这家是秋娘说了算
大伙都怕惹了秋娘生气,到头来谁也落不到好。
他们和顾大根、顾三树有情分,和秋娘可没有。
秋娘严肃着脸,指挥道“先把咱家的搬进去。”
顾大根“好嘞”
他直接将他们家需要的几袋,直接背了进去。
谁都没意见。
毕竟没听说过要主家把自己的良种也分出去的道理。
秋娘又道“村长对我们家小石头有恩,给他也单独留一份。”
“对对,咱要给村长留一份。”顾老爷子也想到这一茬,又分出一份。
有些人有微词,但没人敢说什么,顾方正不论
秋娘道“剩下的这些,按每家的地多少来分,地多的多点,地少的少些。”
地少的不乐意了“他们本就地多,又有了好种,明年产量那么多,我们地少的怎么办”
毕竟谁都知道,剩下这些,是绝对不够每家每户的每一亩地都种满的。
顾璋哼道“那就不分了,我们自家留着吃,我还想尝尝咱家地里的面粉啥味道呢。”
他回头吆喝“爹,把粮食搬进去,咱自己留着吃”
背对着大家的时候,他赶紧冲他爹使眼色。
顾大根会意,也不说话,弯腰抱起一袋就往里走。
“哎哎哎我也没说不要啊”
“大根你别搬,怎么当爹的还听儿子的”
顾大根也不说话,只是埋头搬粮食,但是脸上的笑容却忍不住咧开了嘴角。
他家小石头可出息嘞,前前后后挣了一百多两,这么多钱,他一辈子也挣不到
还会念书,脑瓜子也聪明,他不听儿子的,难不成还听外人的
顾璋任性的掀了屋顶,所有人一下子就能接受开窗了。
“好好好就按秋娘你刚刚说的来。”
“秋娘你快让大根别往里搬了。”
秋娘眉眼都是骄傲的笑意,揉了揉顾璋的耳朵,喊顾大根停下来。
顾璋喊“保证每个人都有,别挤,粮食已经到了的先来。”
他搬了个小木凳坐
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全村人家。
没挤进来的,只能
有的匆匆赶过来之后,连忙对里面喊“狗蛋他爹,我把家里的鸡带来了”
“来了,我家粮食来了”狗蛋他爹立面喜笑颜开,兴奋冲里面道。
顾璋问了村里地的总亩数,心里就有数了。
来一家,报一家的亩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就都有了,再把他家剩下粮食总数一乘,顾璋稍加思索“3升。”
秋娘便用小升子称出三升,然后对方三升粮食。
来一个,顾璋报一个。
来一个,顾璋又报一个。
秋娘动作也利索,进度快得很。
眼见着粮食越来越少,那些家里还没把粮食送来的,都有些着急了。
“小石头,你可要好好算,别到最后我们没了”
“是啊,慢慢算,别给多了。”
秋娘挡
“那刚刚说好的”那人急得跳脚,心里恨不得把家里臭小子胖揍一顿,怎么这么慢
秋娘“我家粮食,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顾璋眼角微弯,笑意便洒了出来,他娘可真霸气。
他顾璋,也是有人护着的小孩了。
听了这番话,原本已经换到了良种的人,还都不想走了。
他们也都算不清楚,自家粮食占村里粮食几成,这个比例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主要是看身边或者怀里的粮食袋子。
“我家比你多两亩地,好像确实多点。”
“你看大柱家地多,他的那袋多大”
相互比了比,没
要是最后缺,他们赶紧走,要是最后有多的,说不定还能再分点。
不过许多人,心里都有种隐隐的期盼。
大柱侧头和旁边兄弟说“你说小石头有没有可能真的算对了”
“我哪里知道”
“等着看就知道了。”
大柱双手将良种袋子抱
顾璋的声音继续响起。
“一升五勺。”
“二升一勺。”
大伙目光都落
慢慢地,说话的人都少了。
“二升。”
这是最后一家人了。
瘪掉的粮食袋子被提起来,直接往升子里倒。
当最后一捧麦粒滚落出来,升子正好装满。
全部分完,一粒不剩。
顾家院子为中心,安静片刻后,周围一圈都瞬间热闹了起来,连带出一片低声惊呼。
“小石头脑瓜子可真聪明。”
“居然真的算出来了,还一斗米都不差”
“这怎么做到的”
“你说这是赵夫子教的吗我家臭小子怎么没学会”
有人朝院子里喊,表达他们的疑问。
顾璋想想那群小萝卜头的屁股,大声回道“赵夫子没教,春婶你可别回家揍孩子。”
“那你咋会的”
顾璋反问道“那春婶买菜买肉卖鸡蛋的时候咋算的找夫子学的吗”
村里的男孩都很少
春婶立马道“春婶我可没上过学堂,哪来的钱找夫子哦,自己琢磨琢磨不就会了”
顾璋摊手“那不就得了”
春婶双眸瞪大如铜牛“都是你自己琢磨的”
瞬间哗然一片。
顾大根笑容一整天都没消失过,就像是焊死
大柱啧声“嘚瑟”
顾璋伸了个懒腰,然后环视一圈,有鸡有蛋有肉有菜,家家户户送的礼,直接堆成了一个小山包。
唯有几只活着的鸡
顾璋指着鸡道“娘,这鸡都自己走出来了,可能是不想活了。”
秋娘回头看正
“我看是你馋了。”秋娘点点儿子的额头。
“嘿嘿。”
秋娘这些日子也习惯了家里时不时有肉,应道“给你这个小馋猫杀一只。”
顾璋抱住秋娘,脑袋贴过去“我是小馋猫,那娘你就是大馋猫。”
“讨打。”秋娘作势要打人。
顾璋一溜烟跑到顾大根旁边“爹你说是不是”
顾大根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笑呵呵道“听你娘的。”
顾璋大呼“爷奶,爹娘合起伙来欺负你们最爱的小石头了”
见众人散了,燕先梅带着姜武从屋子里出来,站
他侧头对姜武道“这性子真难得。”
姜武想起家中那些个同龄的男孩,也道“这个年纪的男娃娃都又倔又要面子,小石头这样”
姜武试图找一个词来形容顾璋。
他觉得顾璋这样,能主动出面以小孩优势解决问题,还能做龙骨车挣钱的孩子着实聪明,偏偏有能力还不拘着面子,愿意跟父母撒娇,嘴甜哄人开心的,和家里晚辈都不太一样。
姜武想了一会儿,实
燕先梅突然问道“你说我他做学生怎么样”
姜武没反应过来,他家老爷拒绝了那么多人,他还以为燕老不想学生。
燕先梅似乎也没想等他回答,迈腿往院子中间走去。
姜武连忙跟上。
还没走出两步。
远处传来“咚咚咚”敲钟的声音,那是实木摆动,一下下砸
这是顾氏一族的鼎钟,但凡钟声响起,就代表有全村人都必须参加的大事。
根据钟声数量的不同,重要程度依次递增。
这次响了五声,代表每家都要派出一个壮劳力。
这种时候,如果不是摔断了腿,不听钟出现,会被宗族惩罚,次数多了甚至会逐出宗族。
毕竟宗族里有事你不出力,那宗族自然也不会庇护你。
顾老爷子对顾大根道“这是要运粮去县城交粮食税了,大根你赶紧去。”
顾大根点头,赶紧往外跑,走的时候还带上了顾璋。
“我带小石头一起去,他可以帮村长算算,免得又被那些个大人为难。”
宣朝正打仗。
粮税不要银钱,只要粮食。
事情一日不了结,村长这个担责任的人,便一日不能安睡。
故而每每算出了产量,齐了全村的粮税,未免夜长梦多,出什么岔子,都是当天直接用车拉到县城。
顾方正手里拿着本,吆喝道“先来的把粮食搬上车。”
丰过的农家汉一个个也都不吝惜力气,将粮食一袋袋往木质板车上堆。
“绑好了”
“我这边也好了,可以出
顾方正忙活了好久,见村里人都来齐了,喊道“出
顾璋还是第一次跟村里队伍来交粮税。
一辆辆手推车上堆满了粮食,用袋子装好,堆出一个小山包。

不过顾方正还是不放心,又将书册每家每户的粮税检查一遍,一个个加起来。
看到顾璋
顾璋就这么坐上了粮车。
车边唯一的位置被村长坐了,他就被他爹放
顾方正额头上都浮出冷汗。
即使心里知道没任何弄虚作假,但是想到三十板和全村加税三年的惩罚,还是忍不住担心有错。
顾璋见状,也低头帮忙算起来。
路上,他们还遇到了好几个交粮食税的村队。
埋头麦的永河村人,这才知道,稍远一些的村子,不少都只产了一石,或者一石一斗,劣等地更低。
“老天真是不开眼,竟真的一场雨也不下,我家孩子多,本就成少,把粮税一交,麦种一留,剩下的换成粗粮都不够吃,这可怎么活”
那村子的人都面色沉重,边走边诉苦。
也有村子消息灵通,但知道得太晚,那村长叹息道“要是早些知道,也弄个龙骨车,也不至于减产,幸好咱宁都还有水,要不然恐怕要闹饥荒了。”
即使不是荒年,只是减产了些,对底层的百姓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
永河村还算好的氛围,顿时凝重起来。
顾方正认识刚刚的村长,那也是个不错的村长,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小石头做的龙骨车,咱们村恐怕也有好几户要减产。”
永河村是占了距离水源近的便宜,所以没感觉太大的威胁,只觉得龙骨车方便,省了力气。
这会儿看到稍远一些的村落直接减产,这才陡然有些后怕。
“希望等会粮官别刁难,要不他们明年可难捱了。”
“千万别像那年一样,人牙子都直接进村来娃娃。”
“真是造孽,那些卖儿卖女的人家,后来年景好了,好像一个都没找回来。”
顾璋面不改色,
但他看着税本的眼底却划过波澜。
一路上,算了又算,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二十里路就这么聊着聊过去了。
才刚刚到,顾璋就听见前面传来呵斥声,“成就这么点糊弄鬼呢”
那村子人家少,又减产了,车比他们轻,走得也快些,估计到了有一会儿了。
顾璋坐
连一套正经的官服都没有,站
他似乎没长耳朵,对村长的解释权当没听到。
还一脸理直气壮的表情,自顾自地说
“头两个月衙门去你们那儿探过了,成没问题,预估的标准是一等田一石三斗到一石四斗,你们怕是想报低产量,好少缴些粮税吧”
那村长被吓得白了脸,不停摆手解释“不是不是,万万不敢动这心呐”
顾璋抬眼望了一圈身着官服的验粮官,神情散漫慵懒。
再回视线时,眼里染上些似笑非笑的味道,低声嗤笑,“看来那封信是白送了。”
末世那样差的绝境,基地的管理者都是好的,这里这样美的好山好水,竟然选了这种人当一方管理者。
他的眼眸里,
这时,一双结实有力的温热臂膀,从后面将他抱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小石头别怕。”
另一头。
顾老爷子和王氏待
顾老爷子透过窗户,觉得燕先梅就跟那财神爷似的散
他对王氏道“你去给人添点水。”
王氏抬头望了一眼,小声“老头子,你说这老爷怎么
顾老爷子摇头“我哪知道,反正我知道咱家没啥可图的,全家家当加
王氏闻言,觉得有道理,她擦擦手“那我去给他加点水。”
王氏提了一壶灶里温着的水,走进顾璋的屋子。

她虽然不懂,也不认识字,但是她知道,孙子写的肯定是好看的
小石头写的姜武刚刚喝一口茶,直接“噗”的一声喷出来。
王氏见燕老一直捧着看,脸上还一副很喜欢的表情,一下子就误会了。
她觉得这人不会想等小石头回来,然后又花钱买这个纸吧
反正
她想到这个可能,打心眼里高兴。
王氏爱攒东西,除了小钱,吃食,连顾璋从小用过的墨纸都攒着舍不得扔。
这会儿她觉得自己简直太聪明了,连忙往外走“你等着啊,我那里还有,我给你拿来看看,看你喜欢哪个。”
同床共枕了几十年,顾老爷子一耳朵就听懂了王氏的话。
小石头写不要的字都想买
老爷子放下手中拔了一半的鸡毛,抬头看燕先梅的眼神都有些古怪了。
这年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常见,这样憨的冤大头,他老头子可算开了眼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